面对全球化新挑战,中国企业出海经营“航向何在”?

2024-12-04 09:58:40

如今,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经营不断拓展国际市场,它们已成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全球贸易格局的重构和保护主义的抬头,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趋向本土化和区域化,这为中国企业出海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



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中,如何持续进行企业出海经营,塑造制造业在全球化新形势下的竞争优势?在最近举行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暨研讨会上,围绕保护主义下的全球拓展:企业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的新策略这一主题,来自国际商会组织、多国使领馆代表、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中国企业出海经营的新路径。


不出海,就出局。在企业出海经营的大背景下,这一观念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共识。他们正积极投身于全球竞争的舞台,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。


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》显示,中国企业出海经营投资连续12年稳居全球前三。截至2023年年底,中国投资者已在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.8万家海外企业。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—10月,中国企业出海经营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.6%;其中,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的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5.7%


然而,面对全球化逆流、产业格局重构、保护主义抬头等多重挑战,中国企业如何才能成功实现企业出海经营,在新的航海时代构建更加稳定、更具韧性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,是每一个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。


在研讨会上,欧盟驻华代表团经济金融处公使衔参赞沙斌诺强调,稳定和互利互惠的合作至关重要。全球化总体上保持积极趋势,欧洲未来将重点关注经济体的竞争力、绿色发展和韧性发展等三个方向。应致力于通过公平、透明的全球化规则和竞争实现更好的发展。


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·哈奈菲建议,企业要充分理解与出海经营目的地国家的文化差异,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。


经合组织驻华代表、高级顾问海博则强调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特异性,企业出海经营要遵守全球市场通用原则,如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劳动保护、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。


从我们的实践来看,只有灵活应对,才能实现韧性增长。中国企业必须积极转出海经营模式,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,推动海外本土化建设,将中国制造的产业优势扩展到全球主要市场;同时也要加快提升产品的竞争力,通过技术创新、产品结构升级等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,迈向全球产业链、价值链的高端。王成说。


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、高级研究员张伟指出,目前中国企业出海经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。中国企业在过去四十多年的出海经营历程中,逐步从以出口为主的国际战略转向全球协同,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和品牌提升,并探索超全球化战略,以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。


特别是当前贸易壁垒加剧,个别国家通过高关税、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土产业,针对中国的新能源、钢铁产业设置障碍。单纯依靠过去的出海经营模式已无法应对挑战,因此许多企业正在创新,寻找新的出海路径。张伟说。

 

该主题研究报告强调,中国企业在实施全球协同战略时已发展出一套新方针,核心内容包括资源共享、互补优势、共担风险和合作双赢。针对中国企业出海经营,报告提出了五项建议:首先,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关系,共同提升工业能力;其次,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,增强其适应性和灵活性;第三,重视品牌建设,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市场策略;第四,坚持长期发展视角和深入市场的策略;最后,强化合规经营和社会责任,以减少企业进入市场的障碍。

 

文章来源:中国商务新闻网